昨天,菲律宾卫生部宣布确诊新增了6例南非变异新冠病毒,帕赛市长称其中三例来自帕赛市,其中两例是在本地居民(正在治疗中),一例是海外反菲的菲律宾人(已经康复)。
帕赛市确诊的两名南非变异新冠变异病毒,或有更多潜在未确诊病毒还未检测出。所以各大公司和华人应该提高防疫等级,避免感染上这种传播性更强的新冠变异病毒。
南非变异病毒小知识:
南非毒株的恐怖要从新冠病毒的结构说起。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病毒的内部,组成病毒的核心。而蛋白质则围绕在遗传物质的外侧,形成衣壳,又称为壳体。
新冠病毒具有包膜结构,上面有三种蛋白:刺突糖蛋白(S,Spike Protein)、包膜糖蛋白(E,Envelope Protein)和膜糖蛋白(M,Membrane Protein)。
其中,S蛋白在识别并结合宿主细胞表面受体,并介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而疫苗一个防护策略就是针对S蛋白,诱导人体B细胞产生中和抗体,阻止S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进而有效地保护宿主不受新冠病毒的入侵。
这里会出现一个危险的局面:如果病毒S蛋白发生突变,就意味着此前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可能会无效,这也是美国团队研究发现部分中和抗体面对突变毒株的中和活性大大下降的核心原因。
而南非突变毒株涉及到3个位点的变异:K417N、E484K、N501Y三个关键突变,其中E484K就影响到了S蛋白,这就会对现有的疫苗方案产生挑战,同时S蛋白上出现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变异位点,可能让病毒更容易入侵细胞。
因此,南非突变毒株的另一显著特点是传播异常迅速:从发现之后短短几周时间,就成为南非的主要毒株。这意味着该毒株S蛋白变异后传播能力确实大大地提高!
南非毒株有怎样的影响?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三个研究团队,是全世界最顶级的病毒学、免疫学和结构生物学实验室,三者通力合作就是想破解南非毒株突变后对于疫苗防控策略的影响。
研究的思路就是提取接种mRNA疫苗者的血清,研究疫苗接种者血清对于南非毒株的中和活性是否发生改变。
一共从疫苗接种者血清中分离出86种中和抗体,然而不幸的是,26%(22/86)从疫苗接种者体内分离出的中和抗体对于南非毒株的效力下降了5倍以上。
这里值得重视的有两点:
首先,不是所有的中和抗体的效果都大打折扣,仅仅26%的中和抗体效力下降5倍以上。
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意味着mRNA疫苗接种对于南非毒株的中和活性可能会下降,但下降程度有限。
其次,针对的人群是接种mRNA疫苗者,而我国主流的新冠疫苗方案是采用灭活工艺制成的,南非毒株对于灭活疫苗是否会有影响,这篇文章没有给出解释。
然而,1月15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表示,研究人员已经对不同地区来源的各种变异毒株,进行了实验,对I、II期临床试验志愿者免疫以后的血清,也做了综合实验。
有明确数据表明,疫苗对各种变异株都有预防作用。灭活疫苗免疫以后,对包括英国突变的毒株和以往全球分离到的大概八九株的不同的变异株都有中和效果。
因此,我国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广谱保护的,对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毒株都有很好的交叉中和。
虽然南非毒株在核心位点E484K发生关键突变,导致mRNA疫苗产生的部分中和抗体效力大打折扣,但影响是有限的。
最后,美国团队的研究人员建议:疫苗接种依然对于南非毒株有效果,因此扩大疫苗接种至关重要。